郭佩霞,女,回族,1978年3月生,福建莆田人。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2003年参加工作,经济学博士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主要研究领域:
民族财政、反贫困与社会政策、政府间财政关系
所授课程:
主要讲授《财政学》、《外国财政制度》、《反贫困与社会政策》、《政府采购制度研究》、《区域财政研究》等课程。
国内外工作学习经历:
2003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,获专门史硕士学位;2007年毕业于太阳成集团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,同年留校任教。
主要研究成果:
(一)专著类
1.《凉山彝区政府反贫困研究》(独立作者),北京: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2008年12月;
2.《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研究报告》(本人与朱明熙教授合作撰写第一章“总论: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”),北京: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2011年12月;
(二)教材类
1.叶子荣主编:《公共经济学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共管理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,本人参与编写第一章“政府与市场”,第二章“公共产品理论”)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0年9月;
(三)论文类
1.“政府采购NGO扶贫服务的障碍及解决”(独立作者)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,ISSN:1002-6924,2012年第8期,P94-98;
2.“城乡统筹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改革”(第一作者),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, ISSN:1674-585X,2012年第4 期,P49-53;
3.“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取向”(独立作者), 税务研究,ISSN:1003-448X ,2011年第6期,P10-15;
4.“政府购买服务的无锡模式与可持续机制探索”(独立作者),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, ISSN:1674-585X,2011年第3期,P35-37;
5.“反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研究”(独立作者),经济体制改革,ISSN:1006-012X,2011年第6期,P58-62;
6.“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” (第二作者),商业时代, ISSN:1002-5863, 2011年第4期,P43-44;
7.“四川省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减贫效率研究”(第二作者),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,ISSN:1674-585X,2011年第5期,P32-34,50;
8.“资源税改革:问题识别与政策取向”(独立作者),现代经济探讨,ISSN:1009-2382,2011年第11期,P56-60;
9.“大国治理逻辑下地方公共收入机制的构建”(第一作者),当代财经,ISSN:1005-0892,2011年第11期,P39-47;
10.“如何补齐公共服务采购的短板”(独立作者),中国政府采购报,第150期,2011-11-28;
11.“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”(第二作者),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, ISSN:1004-292X,2011年第10期,P71-74;
12.“村社组织、乡村精英: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底层机制——基于乡村内生秩序与制度变迁逻辑”(第一作者),开发研究,ISSN:1003-4161,2010年第5 期,P5-8;
13.“民族地区E共产品供给探< ”(第一作者),新疆社会科学,ISSN:1009-5330,2010年第5期,P70-73;
14.“GPA视野下的市场开放与保护”(第一作者),云南财经大学学报,ISSN:1007-5585,2010年第4期,P62-68;
15.“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要领初探“(第二作者),中国政府采购,ISSN:1671-0665,2010年第7期,P70-73;
16.“对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“分权化”主张的一个质疑”(第二作者),财会研究,ISSN:1004-6070,2010年第3期,P13;
17.“民族地区扶贫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”(独立作者),西南民族大学学报,ISSN:1004-3926,2009年第9期,P52-55;
18.“民族地区财力与事权配置要义:基于中外历史检验的视角”(第一作者),当代财经,ISSN:1005-0892,2009年第2期,P34-42;
19.“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创新研究”(第一作者),理论导刊,ISSN:1002-7408,2008 年第3期,P19-22;
20.“治污手段的经济学分析与启示”(第一作者),生态经济,ISSN:1671-4407,2008年第4期,P67-71;
21.“外债转贷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(第一作者),生态经济,ISSN:1671-4407,2008年第9期,P72-75;
22.“关于环境税费研究的一个述评(第一作者),工业技术经济,ISSN:1004-910X, 2008年第5期,P156-158;
23.“从扶贫看少数民族地区“新农村建设”的艰巨性和复杂性”(第三作者),经济研究参考,CN:11-3007/F,2008年第4期,P2-23;
24.“整合财政资金与捐赠资金,共谋灾后重建”(第三作者),中国财政,ISSN:007-578X ,2008年第14期,P32;
25.“论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建构”(独立作者),调研世界,ISSN:1004-7794 ,2007年第11期,P27-29;
26.“经济社会学视野:“少数民族贫困”的研究方法与重心建构”(独立作者),贵州社会科学,ISSN:1002-6924,2008 年第9期,P73-76 ;
27.“宪政与经济统合视角: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实现路径探析”(独立作者),当代财经,ISSN:1005-0892,2008 年第10期,P36-39,45;
28.“中外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及其引申”(第一作者),改革,ISSN:1003-7543 ,2008年第6期,P146-152;
29.“民族地区妇女扶贫工作评介与理性选择——以昭觉县为例”(独立作者),中华女子学院学报,ISSN:1007-3698,2007年第6期,P37-41;
30.“四川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与开发”(第二作者),特区经济,ISSN:1004-0714,2006 年第1期 ,P212-215;
31.“税收数据的整合与应用”(第三作者),涉外税务,ISSN:1006-3056, 2006年第12期,P29-35;
32.“所得税对企业融资影响再议”(第二作者),特区经济,ISSN:1004-0714,2005 年第6期 ,P201-202 ;
33.“影响西部经济增长极形成的税制分析——兼论增长极理论在西部的适用性”(第一作者),探索 ,ISSN:1007-5194,2005年第4期,P176-178;
34.“公共选择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”(第一作者),云南财贸学院学报,ISSN:1007-5585,2005年第6期,P108-112;
35.“试析环境税“双盈”效应在中国的适用性”(第一作者),天府新论,ISSN:1004-0633,2005年第4期,P66-68;
36.